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p>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3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p> <p>精密测量院立...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2022年1月26日07时44分,随着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成功发射,精密测量院星载铷钟再添新的卫星型号应用经历。 陆地探测一号卫星由国家航天局立项批复,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首个启动的卫星型号,由A、B两颗完全相同的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构成,在轨后将以跟飞、绕飞模式分别实现重复轨道差分干涉形变测量与干涉地形测绘。作为陆地探测一号01组的首颗星,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将与后续发射的B星长期工作于跟飞编队模式下,共同构建全球首个用于地表形变干涉测量应用的L波段双星星座。 精密测量院为陆地探测一号卫星01组研制交付2台星载铷钟,分别用于A星和B星。这是精密测量院星载铷钟继成功应用于北斗卫星和实践卫星后,又一次成功应用于新的卫星型号。星载铷钟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上的使用,将显著提升卫星图像清晰度和分辨能力。
陆地探测卫星01组A星发射照片(来自网络)
科研动态
精密测量院高精度星载铷钟成功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
2022年1月26日07时44分,随着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成功发射,精密测量院星载铷钟再添新的卫星型号应用经历。
陆地探测一号卫星由国家航天局立项批复,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首个启动的卫星型号,由A、B两颗完全相同的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构成,在轨后将以跟飞、绕飞模式分别实现重复轨道差分干涉形变测量与干涉地形测绘。作为陆地探测一号01组的首颗星,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将与后续发射的B星长期工作于跟飞编队模式下,共同构建全球首个用于地表形变干涉测量应用的L波段双星星座。
精密测量院为陆地探测一号卫星01组研制交付2台星载铷钟,分别用于A星和B星。这是精密测量院星载铷钟继成功应用于北斗卫星和实践卫星后,又一次成功应用于新的卫星型号。星载铷钟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上的使用,将显著提升卫星图像清晰度和分辨能力。
陆地探测卫星01组A星发射照片(来自网络)